一文讲清:广州,还是不是一线城市?发表时间:2021-05-13 17:40 01 一线之争 近些年,关于广州一线城市地位的讨论层出不穷。 ![]() ![]() 一些媒体和研究机构甚至直接喊出“北上深杭”,把广州挤出一线城市之列。
这一现象背后是广州各种被追赶、被超越。
那,广州究竟还是不是一线城市?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需要先了解“一线城市”的演变历史。 02 国家层面定义的城市级别 “北上广深”出现之前,“京津沪”、“京沪穗”、“北上广”是更早指代中国最发达城市的词汇。
1989年以前,北京、天津和上海是中国生产总值最高的三个城市,当时媒体上常以“京津沪”报道。“京津沪”是一线城市的1.0版本。 1989年,广州超越天津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京沪穗”一词流行。 2010年,“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引起全社会热议。通俗直白的“北上广”逐渐取代 “京沪穗”。 2015年,全国城市楼价大涨,深圳房价超越北京、上海;2017年,深圳GDP反超广州,“北上广深”一词被广泛使用。
从“京津沪”到“京沪穗”再到“北上广深”的演变过程中, 以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代表的经济实力是判断一线城市的主要标准。
事实上,“一线城市”更多是民间称谓。国家层面对城市级别划分有着明确的规定。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标准,按城镇(不含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的城镇常住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都属于超大城市。而武汉、杭州、苏州人口介于500-1000万之间,属于特大城市。
此外,国家层面定义的还有“国家中心城市”。 ![]() 9个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中的最高层次,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
在国家官方层面,既是超大城市,又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5个。 03 城市对比 评价一个城市不能单看GDP,而要评估综合实力。我们选取国民生产总值(GDP)>1.5万亿元,城镇常住人口>800万的城市作为候选城市进行比较,有9个城市入围: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比的内容包括经济、人口、产业、财政、交通、科教卫、国际化程度等指标,以综合、客观呈现城市的综合实力。同时,我们排出每项指标的TOP4。 1.城市GDP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九个城市里GDP的TOP4分别是: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广州 2.城镇常驻人口 城镇常住人口直观反映城市规模。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城镇常住人口TOP4为: 1. 上海 2. 重庆 3. 北京 4. 深圳
市政府除了管辖城镇常住人口,还有农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常住总人口)可以更好地衡量城市发展水平。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格里没有深圳。深圳的第一产业比重不过0.01%,可以忽略不计。深圳居民基本都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城镇化率接近100%。
2019年城镇化率TOP4为: 1. 深圳 2. 上海 3. 北京 4. 广州
城镇常住人口排第二的重庆,城镇化率是九个城市中最低的。 3.产业结构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化是大城市殊途同归的发展路径。第三产业比重高低体现城市发展到哪个阶段。 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TOP4为: 1.北京 2.上海 3.广州 4.杭州 第三产业比重以70%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两个梯队。70%以上的只有北上广。杭州68%也很接近。深圳、重庆、苏州三城是九个城市里第三产业比重最低的,但它们的城镇化率都不低。原因是这三城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消耗能源多,碳排放大。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注:万元GDP煤耗=城市消耗标准煤(吨)/GDP(万元)。 武汉、成都与重庆苏州相近,不单列。 在目前“碳中和”、“碳达峰”的环保背景之下,这个指标反映城市每取得一万元GDP需要消耗多少吨标准煤。可以看到,除了杭州,绝大部分城市的煤耗都在下降。GDP煤耗大小与第三产业比重高低呈现负相关关系。 2019年GDP煤耗最低的TOP4为: 1. 北京 2. 广州 3. 上海 4. 重庆
北京煤耗最低,与其第三产业比重最高88%相吻合。
4.房地产 社会各界对高房价引发的消费低迷、经济发展问题取得一致共识。房价,不作为城市竞争力的评估因素。 ![]() 数据来源:房地产行业网 土地出让金,反映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2020年是一个特殊年份,我们以2019年为主要参考年份: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土地出让金最低的TOP4为: 1. 深圳 2. 成都 3. 重庆 4. 北京 5.财政收支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TOP4为: 1. 上海 2. 北京 3. 深圳 4. 苏州
广州财政怎么这么“穷”?在2019年4月8日,广东省财政厅专门发函解释这一问题。广州是省辖市,与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执行不同的收入划分。
北京、上海、重庆为直辖市,按规定除中央分享部分外,其他均留成直辖市。深圳是作为计划单列市,财政体制上实行计划单列,被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简而言之,政策不同导致收入口径不同,直接比较不合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 2019年,广州财政总收入6336亿,留给自己的地方收入1697亿。 2019年,杭州财政总收入3650亿,留给自己的地方收入1966亿。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TOP4为: 1. 上海 2. 北京 3. 重庆 4. 深圳
从图表可以看到,广州不到3000亿,显著低于TOP4。
6.科教卫 2020年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
报告里,创新能力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和武汉。
科技力量TOP4为: 1. 深圳 2. 广州 3. 杭州 4. 武汉
中小学有学籍限制,高等教育则是全国考生用分数投票选择的结果。因此,高等教育是城市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而高等学校数量则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指标。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TOP4为: 1.北京 2.武汉 3.广州 4.重庆 在校生人数是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直观体现。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在校生人数=本专科生+研究生 2019年在校生人数TOP4为: 1. 广州 2. 武汉 3. 北京 4. 重庆
医疗卫生方面,广州的三甲医院覆盖率是全国万亿GDP城市里最高的。 ![]() 数据来源《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评估报告》 2020年三甲医院覆盖率TOP4为: 1. 广州 2. 武汉 3. 杭州 4. 北京 注:南京不在进行对比的9城市里,故从TOP4中剔除。
此外,在北上广深里,广州“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这一指标也是最高的。
7.交通运输 城市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量是其区位影响力和交通地位的综合。不同城市的运输方式各有优劣,单纯比较航空、铁路、公路不能体现城市的交通影响力。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货物运输总量TOP4为: 1. 广州 2. 重庆 3. 上海 4. 武汉
接着是客运量。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客运量TOP4为: 1. 北京 2. 重庆 3. 广州 4. 武汉
8.金融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存贷款余额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与贷款余额之和 202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TOP4为: 1.北京 2.上海 3.深圳 4.广州 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活水源头。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北上深,社会资金融通需求也相应更少。 ![]()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报、数据宝 市值是市场对企业实力的评估。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大涨,且前四城与后面城市的差距极大,参考性高。
2020年末上市公司市值TOP4为: 1. 北京 2. 深圳 3. 上海 4. 杭州
9.收入消费 先比较人均可支配收入。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TOP4为: 1.上海 2.苏州 3.北京 4.杭州 社会消费品零售是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侧面反映。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P4为: 1. 上海 2. 北京 3. 重庆 4. 广州
杭州可支配收入高居第四,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是九个城市里最低,有可能是高房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10.国际化程度 出口贸易额反映城市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出口总额TOP4为: 1. 深圳 2. 上海 3. 苏州 4. 广州
九个城市出口额差异极大,前三都超过万亿,到了第四的广州直接降到5000级别。广州以外贸闻名,实际出口额只能排第四。隔壁深圳的出口总额已经实现内地城市出口“28连冠”。
国际旅游最能体现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因为国际旅游成本高,基础设施便利、景点丰富才能吸引境外旅客。在入境游客数量上,各城市数据如下: ![]()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 深圳入境游客中有近8成是港澳同胞,多为亲友走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游客。 如果把这些港澳同胞当做境内游客,2019年入境旅游人数TOP4为: 1. 广州 2. 上海 3. 重庆 4. 成都
领事馆是一国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的总称,负责管理当地本国侨民和其他领事务,是城市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的最好证明。
北京作为首都,政治影响力自然独一档。剩下以领事馆数量排名。截至2020年11月,上海76个,广州65个,成都18个。
领事馆数量TOP4为: 1. 北京 2. 上海 3. 广州 4. 成都
综述,入选的九个城市,通过以上10个大项21个具体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进入指标前四的次数如下: ![]() 小鹰财经社整理 广州是不是一线城市?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定论!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线、新一线都不过是一个虚名。获得感与幸福感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吃在广州:
“生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广州早茶文明天下,广州人见面不是问“你吃了吗?”,往往是“饮咗茶未啊?”(喝茶了吗?)。肠粉、马蹄糕、艇仔粥等小吃令人赞不绝口,更有白切鸡、烧味等硬菜。广州美食不胜枚举。
住房成本:
上面已经提到,广州房价在国内排第五。我们再看看租房的成本。 通常来说,衣食住行中住的成本最高,因为居住属于刚性支出。衣食出行,则属于可自主支配的弹性消费。 ![]() 数据来源:房地产城市网 注:租金数据为2021年3月 为方便比较,假设住宅面积为10㎡ 如上表,广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非最高,但和租金成本一比较,性价比就出来了。 广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三;租金成本占月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广州最低。 城市房贵,居大不易。广州是五个城市中最“居易”的。 通勤成本: 解决居住问题后,上下班通勤就成为上班族的头号难题。早晚高峰既是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考验,更是上班族的“渡劫”——寸步难行的拥挤,占用时间、消耗精力。 ![]()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广州的通勤距离在常住人口千万规模的城市里排第二。而成都、重庆和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通勤距离都比广州长。 生活环境: 城市环境是每个城市居住者都要考虑的问题。环境与每个城市居民“息息相关”: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产物。 2020年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 ![]()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 如上图,广州在生活环境竞争排行榜上高居内地城市第二名,仅次于上海。
在个体视角中,广州是“北上广深”里幸福感最强的。上能和北上深比经济,下能和新一线拼性价比。
广州,是不是你心中最靓的仔? -转载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