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业务介绍
Nav
合作客户
Nav
优秀案例
Nav
小鹰财经社
Nav
关于我们
Nav
企业简介
Nav
打不败的生鲜巨头,藏在人间烟火里
发表时间:2022-11-04 17:17
近年来,生鲜行业的江湖“厮杀不断”,各种新闻层出不穷,“每日优鲜一夜败走”、“打败永辉、盒马,朴朴成为生鲜电商黑马”。殊不知,真正的生鲜巨头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像武林中的扫地僧般朴实无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生鲜巨头在身边
全国农贸市场2020年总交易额为3.3万亿元,约占生鲜农产品零售市场份额的57%,
菜市场仍然是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场所。
数据来源:《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菜市场是普罗大众赖以生存的生计。
根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万家,农贸市场商户一般为2人经营一个摊位,家庭主要生活来源为摊位收入,摊位每月毛利大多是在1.5-3万元,有69.66%的商户摊位收入是家庭全部收入。
钟淑如是一名人类学学者,通过6年走访全国的田野调查也印证了菜市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谋生地盘。她在海南记录了113个菜市场摊贩的人生故事,在菜市场经营档口,成为了不少农村移民在城市扎根的方式。
其中一个受访对象叫慧姐,她是海南本岛人,出生在渔港,十三岁开始跟着妈妈挑着箩筐,在村里游走卖海鱼,十五岁开始单干。她的个头不高,却能量十足,仿佛每个进市场的人她都认识,有时候,对着来往的顾客喊一嗓子:“为什么不来我这里买鱼!”声音很有穿透力,被叫住的人基本无法躲藏。慧姐的丈夫成哥,之前是船工,因为跑船危险、收入不高,索性跟慧姐一起卖鱼。现在,慧姐夫妻俩在市场经营着三个相连的摊位,年收益二十万不成问题。
他们一天的生活包括吃饭、带小孩都在菜市场里进行,慧姐最操心的是一双儿女的学习,大娃快初中毕业,打理生意之余,她用心照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到他们最好的教育。
夫妻档是菜市场档口经营的主旋律,摄于海口东门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菜市场主要的上游渠道,菜市场80%以上生鲜产品都是从批发市场进货。
2019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5.7万亿元,全国有41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有1300多家。市场内各类经销商户有近240多万个,吸纳就业人员近700万人。
数据来源网络,小鹰财经社整理
菜市场也可以是发家致富的大生意
,根据中国日报的报道,在北京新发地这个占地1680亩(大约170个足球场大)的市场中,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商户共有168家,最高的一家达到了19亿元。可以说,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任何一个跟你擦肩而过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是隐形富豪。
2018年,“新发地”评选出了众多单品“大王”, 圣女果大王王友军,曾在寿光做货车司机,从业20年,年交易量3亿;香蕉大王张忠义,曾是水果批发公司员工,从业超20年,年交易量2亿;黄瓜大王闫三强,曾是卖苹果的流动摊贩,从业超30年,年交易量1.5亿……
图片来源: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官网
全国现有农产品市场4.4万家(包含零售与批发),构成了覆盖全国的主要农产品供应链。
菜市场作为连着百姓生计和生活的特定存在,在“菜篮子工程”的指导下,销售规模和场所数量都在扩大。
逛菜市场很治愈
正如民国著名吃货汪曾祺先生所言:“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菜市场承载着城市里的人间烟火气,这里没有风花雪月,诗和远方,满满尽是对生活的热爱!
“大约七点三十分左右,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映照在老大爷身上,刚吃完早餐的他慢悠悠地走向菜档……”这大概是我们对逛菜市场主要客群的印象,殊不知,
年轻人正在“涌入”菜市场。
14万+的“人间烟火客”(小组成员名称)组成了一个“菜市场爱好者”的豆瓣小组,大家热衷分享各地菜市场特色,一份集天南地北精华的图鉴正持续更新中;
小红书达人们践行着“菜市场是艺术家的天堂”的宗旨,关于“菜市场打卡”“菜市场拍照”“菜市场衣服”等等,笔记数量破万。
逛菜市场除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以外,似乎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年轻人越发迷恋菜市场
国人喜爱“尝鲜”是菜市场的生命力所在。
在城市里,没有哪个地方能比菜市场更快更准地报时,提醒人们季节更迭,菜市场里装着四季的模样,永远生动鲜活。
连绵春雨过后,野菜们开始崭露头角,藜蒿、马兰头、春笋、椿芽……自带的田野气息,与生俱来的清新感扑面而来。
气温攀升,夏天如约而至,西瓜、菠萝、桃子、荔枝、山竹……每一口都是甜蜜的享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赏秋不如食秋,柿子、苹果、莲藕、板栗、银杏、核桃……都是大自然馈赠的果实。
滋补是冬天的主旋律,冬吃萝卜赛人参,加上补气佳品羊肉,一道热气腾腾的萝卜清汤羊肉最暖凡人心。
四季轮回,各有各精彩
“寻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从田间地头到买家手里以分秒计算,时间越短越新鲜。放眼全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新鲜”这一个命题,各地交出的答卷都不尽相同。
云南的山货都非常“野性”,走进云南的菜市场堪比参观野生博物馆。
每年6月-10月就是云南野生菌独领风骚的时候。云南地形地貌复杂,热带、亚热带及山地温带植被类型兼有,而且雨热同季,因此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目前全球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约1000种,云南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
松茸、干巴菌、鸡纵菌、牛肝菌、松露、见手青、青头菌、谷黄菌、奶浆菌、鸡油菌等等都能在当季的任何一个云南菜市场看到它们的身影,还有更多的是我们没见过的菌菇品种……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
万物皆可为菜,采花而食更是浪漫。
采鲜红芬芳的的玫瑰做成玫瑰鲜花饼、玫瑰酱。至于菊花、白杜鹃花、百合、玉兰、桂花棠梨花、苦刺花、芭蕉花、棕树花……它们也都能做菜,拌土豆泥,炒鸡蛋,做酢菜,或者炸一炸,又是一道香酥可口的美味佳肴。此外,还有菊花过桥米线、蚕豆炒玉荷花、爆炒芭蕉荷花等等。
在云南的菜市场里,百花皆是下饭花,鲜花不仅能赠佳人,还能请她吃一顿。
九款热卖“花”菜,小鹰财经社整理
沿海城市最熟悉的“鲜味”必定是来自于大海。
半月前,长达3个月的休渔期结束了,各地渔民喜迎开渔,渔船满载而归,海鲜市场便忙碌了起来。
凌晨6点,在海南儋州市,白马井中心渔港灯火通明,戴着斗笠的“渔婆”们在装满渔获的箩筐间穿梭往来,小型三轮车、长板拉车已经装满海货,赶着运去各地的市场。
天未亮,码头已忙碌不停
就在码头边上,刚上岸的一箱箱海货,让人眼花缭乱,摊主们一字排开,掌握第一手新鲜海货的海鲜市场“立地而起”。
识货的本地居民早早过来选购,看中的恰是新鲜实惠,像皮皮虾25元/斤,鱿鱼12元/斤,不少人提着两袋沉甸甸的海鲜心满意足地回家。
现场亲自挑选的快乐
当海口迎来清晨第一缕曙光时,东门市场内早已热气升腾,熙熙攘攘热闹非常。一个接一个摊位就像微型的海洋宝库,各种各样的甲类、贝类、海鱼、海蟹应有尽有,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来自海洋的咸鲜气息。
市场上售卖的各类新鲜海货
市街两旁整齐排列着诸多的食材铺子摊,鱼干、干贝、虾米、鱿鱼干、淡菜……几十上百种干货让人目不暇接。海鲜干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经过风干晾晒,把大海的味道浓缩锁鲜。有人说,海鲜干货比鲜货风味更浓,那都是阳光和时间合力打造的。
海鲜干货是中餐烹饪里的“提鲜法宝”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写道:“走投无路的铁传甲无意中走到了菜市场,抱着孩子的妇人,带着拐杖的老妪,满身油腻的厨子,各式各样的人提着菜篮在他身旁挤来挤去,和卖菜的村妇、卖肉的屠夫为了一文钱争得面红耳赤,鲜明而生动,他的心情突然明朗开来。”
大抵是说,菜市场里的市井烟火气息,对一个心灰意冷的人来说是一剂救命良药。
菜市场的魅力在于承载了丰富多样四季不重样的自然产物,更在于拥挤嘈杂但活色生香的氛围感。
在菜市场,有的是商贩们响亮的吆喝声;
有的是客户的还价声;
有的是杀鱼切肉的砍刀声;
更有顾客与档主轻松闲聊的欢声笑语……
渐渐地,在喧嚣的闹市中敞开心扉,放下了紧绷的情绪, 用心感受生活本来的模样。你会发现
,生活的本质不过是四季交替,一日三餐。
似乎,越来越年轻人也看透了这一点,每逢周末,逛菜市场选购食材,煮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逛菜市场,才是生活的正经事
菜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萌芽于西周的市坊制度或公元一世纪罗马的庞贝城。时至今日,东西方的菜市场的发展南辕北辙,如美国的食品零售业超过80%份额都被大型连锁超市所占据,传统的市场已经所剩无几。
而我们的菜市场不会消亡,因为它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当中,有着一群忠实的拥趸。无论南北东西、沿海内地,无论城市发展如何高歌猛进,菜市场却像城市中的桃花源,它用四季美味和人间烟火气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转载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一篇
如似偶然却又注定,“新三线建设”来了?
下一篇
“中国广场之最”——大连,你去过吗?《大连城市数据报告》发布
分享到:
专注中国三四线城市机遇
友情链接-小鹰旗下城市大数据平台
广郡通